通知公告

通知公告

通知公告
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体育与艺术学院2025年本科专业设置预备案 (申报)材料公示

发布时间:2025-03-14 18:49 来源: 作者:

学院各单位:

为进一步优化我院专业结构,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,根据教务处下发的《关于开展2025年度本科专业调整工作的通知》(教务通知〔2025〕13号)要求,结合《江西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》精神,我院组织开展了2025年新专业预申报相关工作。经学院研究、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,现将预备案(申报)材料公示如下。

公示时间:2025年3月14日至3月20日。如对公示的内容有异议,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学院办公室提出。反映情况应具体明确,并署真实姓名及联系电话,否则不予受理。

联系人:刘老师 联系方式:18720881533

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

预备案(申报)材料

学校名称

江西理工大学

预备案(申报)类型

√备案专业

国控专业

目录外新专业

专业名称

体能训练

专业代码

040208T

学位授予门类

教育学

修业年限

4

所属门类代码

04

所属门类

教育学

所属专业类代码

0402

所属专业类

体育类

专业筹建负责人

欧阳鹏飞

负责人联系方式

139 0707 6910

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

(包括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和本专业建设目标、本专业人才需求预测、专业筹建基础条件等方面情况,限1000字)

一、服务国家体育战略新需求

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,国家出台系列文件规划体育发展方向。其中,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设定 2035 年目标,包括全民健身普及率超 45%,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;《“十四五”体育发展规划》提出构建科学训练体系、优化体育学科专业布局,以培养契合体育强国建设的复合型人才。因此,增设体能训练专业,凭借体教融合、体工交叉新兴学科为突破口,聚焦竞技体育科学化、全民健身多元化、运动康复处方化三大关键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。以此顺应体育市场呈现出的社会化、产业化、生活化的新趋势,为“健康江西 2030”和“1269”行动计划注入健康活力、提供坚实人才支撑,切实贴合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。

二、满足体育专业人才新需要

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处于快速扩张阶段,2023年总规模达3.6万亿元,且朝着2025年5万亿元的目标迈进。随着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、产业边界不断拓展、新兴业态不断涌现,体育类专业人才需求激增。当前体能训练毕业生在传统健身行业,青少年俱乐部、体适能培训机构已供不应求。基层学校、体育机构在“双减”政策后面临体育师资短缺,运动康复、特种行业体能训练需求快速增长,进一步加剧人才供需失衡。目前全国仅20所高校开设体能训练本科专业,年毕业生不足千人,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,专业人才的缺口极为显著,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。

三、拓展区域特色发展新领域

体能训练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产业升级需求,以“学科交叉、科技赋能、精准服务”为核心定位,融合运动处方理论、解剖学、生物力学与智能科学技术等多学科知识,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能力与创新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体育人才,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,学科交叉融通、科技创新赋能的行业急需人才,精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。同时,增设体能训练本科专业,可填补我省及周边(湘浙闽)地区该专业布局空白,完善区域体育人才培养短板,破解传统体育专业同质化培养瓶颈,实现与传统体育学科错位发展。

四、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基础扎实

我校体育学科已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,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及体育专业硕士点,在课程设置、实践教学、管理育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现有专任教师40人,含运动健康促进研究团队5人,体能训练实践教师15人,兼具科研与实践经验的“双师型”团队优势显著。硬件设施涵盖28,000平方米体育场馆集群,配备解剖实验室、体能训练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。科研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,在CSSCI、SCI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。目前已与国内20余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合作平台,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,为专业高质量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

体育与艺术学院办公室

 2025年3月14日

上一篇:体育与艺术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
下一篇:2024年体美劳教育类节目评选结果公示

关闭